close

內容來自hexun新聞

解讀石油謬論

在美國政界,石油在戰略和經濟中的基礎地位從未遭到過質疑,中東石油更是重中之重。對右翼來說,石油需求是軍事擴張和獨斷的借口,也是取消美國本土鉆探限令的理由;對左翼來說,石油峰值論仍如幽靈般威脅著美國經濟,外交政策須為“石油戰爭”服務。然而事實卻十分乏味:石油隻不過是一種普通的大宗商品罷瞭。雖然它的供求關系和價格由特有因素決定,但其重要性僅與煤炭、天然氣或鋼鐵相當,遠遠比不上食品。石油哪那麼重要首先,如今美國每天消耗的1900萬桶原油中,1100萬桶要靠進口,其中絕大部分來自西半球。海灣地區的進口量僅占需求總量的15%,而且仍在逐漸減少。在每桶100美元的價位上,美國全年的原油消費額為7000億美元,僅占GDP的4%。這個比例與餐飲住宿的消費額相當,遠低於醫療或金融方面的開銷。2011年,海灣地區石油進口總額為730億美元,其中伊拉克僅占200億。如果耗資動輒數千億的伊拉克戰爭真是一場“石油戰爭”,這也未免太不明智。其次,近年來石油在能源領域的重要性也逐年削減。在金融危機前的2005年,美國汽油消費總量達到頂峰,而時至今日,也未見經濟有明顯的復蘇跡象;人均石油消費更是從1980年起就逐年下滑。再次,雖然石油在許多領域都是非常便利的燃料,但其地位並非不可替代。液化天然氣、乙醇和生物汽油都可用作新型的汽車燃料,電力就更不用說瞭。高成本也使得發電等傳統行業逐漸擺脫對石油的依賴,轉而尋找廉價的替代原料。石油危機是通脹結果而非起因如果石油隻是種一般重要的大宗商品,為什麼能讓美國政界和公眾人心惶惶,談之色變?其答案必然來自於1973年,歐佩克成員國為報復美國在贖罪日戰爭中支援以色列,而實行的石油禁運令。禁運令過後長達數月,人們都需要排隊領取配額。石油危機還導致瞭上世紀70年代後期,高達兩位數的通貨膨脹和高失業率。就時間順序而言,結論似乎很明顯:石油出口是歐佩克成員國的殺手鐧,禁運令可影響石油供應量及價格,從而引發經濟危機。然而,以上結論全都是謬論,就連它們曾經的論據,時至今日也站不住腳瞭。上世紀70年代後期的惡性通脹,看似發生在石油危機之後,其實在此之前就已顯露端倪。上世紀60年代中期,約翰遜總統既想深入越戰,又希望不通過加稅就能對抗貧困,於是超發貨幣導致通脹加速。1971年,尼克松總統宣佈取消美元的金本位制,戰後價格穩定錨——佈雷頓森林體系由此宣告崩潰。與此同時,為抵禦通脹,尼克松總統凍結瞭工資和物價,在緊隨其後的一系列調控措施中,又任命John A. Love為第一任“能源沙皇”,掌管能源大權。隨後,工資和物價的限制很快被取消,但油價卻雪上加霜。上世紀70年代,歐佩克剛剛成立,大宗商品價格飛漲,號稱“七姐妹”的石油巨頭聯盟卻無視其成員國訴求,依舊堅持打壓油價。但市場已開始向賣方傾斜。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贖罪日戰爭成瞭一個絕佳的導火索,促使歐佩克國傢在阿拉伯國傢的民憤中聯合消減石油產量以抵制美國。這時候,如果尼克松政府同意讓汽油價格上漲,市場需求量將減少至供給平衡,歐佩克的石油制裁便隻會起到象征性效果。事實卻與此背道而馳:尼克松政府開始在各州推行配給制度,各州需根據車牌數量才能領取到汽油配額。石油危機更多是上世紀70年代通脹的結果,而不是起因。以漢密爾頓為代表的少數經濟學傢依舊堅持起因論,認為石油危機在某種程度上誘發瞭經濟衰退,但重劃區地圖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在經濟學界,這隻算是非主流觀點。冷戰思想早已不合時宜既然石油無法左右經濟,那麼作為戰略武器的禁運令效果如何?答案是,同樣不甚理想。戰略儲備自不用說,整個能源行業也已比70年代更具彈性,抗打擊能力也更強。舉例來說,2005年的卡特裡娜颶風摧毀瞭美國境內20%的產油設施和近40%的精煉設備,對整體經濟卻幾乎沒有造成影響。事實證明,對嚴重依賴單一石油出口的產油國來說,它們在禁運中蒙受的損失反而會遠遠大於被禁運國。因此在1973年後,不再有針對美國的石油禁運,然而緬甸、伊朗、伊拉克等國傢遭受到瞭貿易制裁。海灣石油擁護者們的另一項論據是,美國必須保證向歐洲和日本的石油供應。歐洲人似乎不怎麼關註波斯灣,他們的重點都放在怎樣擺脫對俄羅斯的進口依賴。日本人擔心得稍多一些,但在福島事件之後,這些擔心並無法阻止日本政府關閉所有核電站。時至今日,石油政策依舊受上世紀的冷戰思想所左右,而這些觀念早已不合時宜。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信息和服務業才是經濟發展的主體,石油隻是一種普通的大宗商品罷瞭。(文章選自The National Interest,素錦 譯)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2-12-1信貸汽車貸款全省皆可處理6/149110465.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nyacl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